
基本資料
基本資料
基本資料
基本資料
臺南市政府自民國101年起推動水患自主防災社區,目前共有47處社區。
臺南市轄內社區介紹
水患自主防災社區評鑑歷年得獎紀錄
年度 | 獎項 | 績優社區 |
103年 | 特優社區 特優社區 優等社區 優等社區 優等社區 甲等社區 甲等社區 甲等社區 甲等社區 | 臺南市仁德區二行里 臺南市後壁區新嘉里 臺南市永康區崑山里 臺南市西港區西港里 臺南市柳營區八翁里 臺南市大內區大內里 臺南市將軍區廣山里 臺南市北門區錦湖里 臺南市新市區豐華里 |
104年 | 特優社區 優等社區 優等社區 優等社區 優等社區 優等社區 優等社區 甲等社區 甲等社區 甲等社區 甲等社區 | 臺南市安南區鹽田里 臺南市柳營區八翁里 臺南市後壁區新嘉里 臺南市西港區西港里 臺南市仁德區二行里 臺南市永康區崑山里 臺南市麻豆區埤頭里 臺南市將軍區廣山里 臺南市北門區錦湖里 臺南市大內區大內里 臺南市新化區唪口里 |
105年 | 特優社區 特優社區 特優社區 優等社區 優等社區 優等社區 優等社區 甲等社區 甲等社區 甲等社區 | 臺南市麻豆區埤頭里 臺南市將軍區廣山里 臺南市永康區崑山里 臺南市安南區塩田里 臺南市仁德區二行里 臺南市柳營區八翁里 臺南市後壁區新嘉里 臺南市西港區西港里 臺南市北門區錦湖里 臺南市大內區石城里 |
106年 | 特優社區 優等社區 優等社區 優等社區 優等社區 甲等社區 甲等社區 甲等社區 | 臺南市永康區崑山里 臺南市麻豆區埤頭社區 臺南市後壁區新嘉社區 臺南市安南區塩田社區 臺南市將軍區廣山社區 臺南市安南區公親里 臺南市柳營區八翁里 臺南市仁德區二行社區 |
107年 | 特優社區 特優社區 特優社區 特優社區 優等社區 優等社區 優等社區 優等社區 甲等社區 | 臺南市麻豆區埤頭社區 臺南市後壁區新嘉社區 臺南市柳營區八翁社區 臺南市永康區崑山里 臺南市安南區公親里 臺南市仁德區二行社區 臺南市將軍區廣山社區 臺南市安南區塩田社區 臺南市北門區錦湖社區 |
108年 | 種子社區 特優社區 特優社區 特優社區 優等社區 優等社區 優等社區 甲等社區 甲等社區 甲等社區 | 臺南市永康區崑山里 臺南市仁德區二行社區 臺南市安南區公親里 臺南市柳營區八翁社區 臺南市安南區塩田社區 臺南市後壁區新嘉社區 臺南市將軍區廣山社區 臺南市大內區石城里 臺南市安南區南興社區 臺南市麻豆區埤頭社區 |
109年 | 種子社區 特優社區 特優社區 特優社區 優等社區 優等社區 優等社區 甲等社區 甲等社區 甲等社區 特殊貢獻 | 臺南市永康區崑山里 臺南市後壁區新嘉社區 臺南市仁德區二行社區 臺南市安南區公親里 臺南市安南區塩田社區 臺南市將軍區廣山社區 臺南市柳營區八翁社區 臺南市永康區三民里 臺南市安南區南興社區 臺南市麻豆區埤頭社區 臺南市佳里區漳洲社區 |
110年 | 種子社區 特優社區 特優社區 特優社區 特優社區 優等社區 優等社區 甲等社區 甲等社區 甲等社區 甲等社區 特殊貢獻 | 臺南市永康區崑山里 臺南市安南區公親里 臺南市仁德區二行社區 臺南市後壁區新嘉社區 臺南市柳營區八翁社區 臺南市永康區三民里 臺南市安南區南興社區 臺南市將軍區廣山社區 臺南市麻豆區埤頭社區 臺南市安南區塩田社區 臺南市新營區姑爺社區 臺南市大內區石城里 |
111年 | 種子社區 種子社區 特優社區 特優社區 特優社區 特優社區 特優社區 特優社區 優等社區 優等社區 甲等社區 甲等社區 甲等社區 甲等社區 甲等社區 甲等社區 特殊貢獻獎 | 臺南市仁德區二行社區發展協會 臺南市柳營區八翁社區發展協會 臺南市永康區三民里 臺南市永康區西灣社區發展協會 臺南市安南區南興社區發展協會 臺南市永康區崑山里 臺南市安南區公親里 臺南市後壁區新嘉社區 臺南市安南區原佃里 臺南市新營區姑爺社區發展協會 臺南市大內區石林里 臺南市白河區竹門社區發展協會 臺南市安南區塩田社區發展協會 臺南市西港區新復里 臺南市將軍區廣山社區發展協會 臺南市麻豆區埤頭社區發展協會 臺南市北門區錦湖社區發展協會 |
聯絡資料
平時聯絡方式-
聯絡窗口:臺南市政府水利局綜合企劃科
聯絡電話:(06)632-2231
地方協力團隊-
聯絡窗口:國立成功大學
聯絡電話:(06)384-0251
更新時間:2023年02月23日
基本資料
本社區位於佳里區西隅,西鄰七股區,鄭成功時期即已屯墾於此為下營,為傳統農村社區。地名頂廍里為早期製糖草廍之由來。
社區內歷史淵源文化得以恢復、保存、延續、傳承,於民國95年籍由「糖香花香滿家鄉」營造計畫,改善社區內原舊保甲地之簡陋閒置空間,搭築竹材草寮,更以製糖產業文化營造打至仿古榨壓糖汁之石石車和煮糖、煉糖、製糖之孔明鼎灶具,使兩百多年前糖得以復古重現。
民國92年起社區志工整理聚落內閒置空間種植冬瓜製作冬瓜露賣售作為社區產業基金,因真材實料純天然不含添加物且風味香郁,傳遍遐邇成為社區特色產業(亦為社區理事),配合指導社區志工製作花生糖、芝麻糖賣售,使冬瓜露、花生糖、芝麻糖成為社區產業,其販售收益成為社區之自主財源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