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縣政府

圖片

縣市推動成果

  臺東縣政府自101年起推動水患自主防災社區,目前共有18個防災社區。政府積極推薦防災社區參與評鑑,於111年度水患社區評鑑中,豐田里榮獲優等社區,以及嘉蘭社區發展協會榮獲甲等社區殊榮,顯現近年推動成效良好,盼透過自主防災社區的設立,推廣全民防災意識。


臺東縣轄內社區介紹

臺東市
光明里 豐田里
東海里 豐里里
豐谷里 豐原里
新園里 民生里
太麻里鄉
三和村 香蘭村
卑南鄉
溫泉村 東興村
金峰鄉
嘉蘭村
鹿野鄉
永安村 瑞和村
鹿野村和平社區
龍田村龍田社區
大武鄉
尚武村


水患自主防災社區評鑑歷年得獎紀錄

年度獎項績優社區
103年特優社區
特優社區
臺東縣金峰鄉嘉蘭村
臺東縣卑南鄉溫泉村
104年特優社區
甲等社區
臺東縣金峰鄉嘉蘭村
臺東縣卑南鄉溫泉村
105年特優社區
甲等社區
臺東縣金峰鄉嘉蘭村
臺東縣卑南鄉溫泉村
106年特優社區
甲等社區
臺東縣金峰鄉嘉蘭社區
臺東縣卑南鄉溫泉社區
107年種子社區
優等社區
臺東縣金峰鄉嘉蘭社區
臺東縣卑南鄉溫泉社區
108年種子社區
特優社區
甲等社區
臺東縣金峰鄉嘉蘭社區
臺東縣卑南鄉溫泉社區
臺東縣臺東市光明里
109年特優社區
特優社區
甲等社區
臺東縣金峰鄉嘉蘭社區
臺東縣卑南鄉溫泉社區
臺東縣臺東市光明里
110年特優社區
優等社區
甲等社區
臺東縣金峰鄉嘉蘭社區
臺東縣臺東市豐田里
臺東縣臺東市豐原里
111年優等社區
甲等社區
臺東縣臺東市豐田里
臺東縣金峰鄉嘉蘭社區

聯絡資料

平時聯繫方式-
聯絡窗口:臺東縣政府工務處水利科
​聯絡電話:(08)932-0866

地方協力團隊-
聯絡窗口:國立成功大學
聯絡電話:(06)384-0251

更新時間:2023年02月23日

臺東縣鹿野鄉龍田社區


基本資料

  龍田社區位於臺東縣鹿野鄉,鹿野溪的北岸,是在台東縱谷最大且最廣闊的河階上,海拔約 170~220 公尺,有鹿野斷層經過。龍田社區居民以閩、客、漢人為主,另有少數卑南族及阿美族人。社區民俗文化與表演活動的根基與傳承非常深厚。社區中的民俗劇團,每逢佳節慶典,均會出場表演,社區的跳鼓陣,是目前龍田社區民俗技藝裡,最整齊又充滿活力的一團。社區產業以鳳梨、茶葉為大宗,鳳梨產季主要為每年6-8月,茶葉產季為全年,並以紅烏龍茶、蜜香紅茶最廣受喜愛。

  龍田村位在台東縣鹿野溪北岸的高位河階,人口約1400餘人,居民以閩、客漢人為主,另有少數平埔族、阿美族、卑南族。日治時代的1909年,日人規劃為日本移民村,稱為鹿野村。光復後日人離去,西部地區的農民紛紛前來居住,幾年下來,現在的龍田一帶人口激增,於是在民國五十年,另外從鹿野村分出來,獨立設村,也就是龍田村。

  由於龍田早期為日本人移民村,所以留存少數日本遺跡,例如龍田國小校內就有日式木造校長宿舍及托兒所,另外還有早期日人生活的宅舍空間、神社基座、倉庫等。民國七十九年村內設有「台灣茶業改良場台東分場」,除了製茶,還設有展示室等具參觀價值,其中蜜香綠茶用小葉綠蟬危害過的茶青做原調,調製出來的綠茶,很具特色。龍田村居民主要以農業維生,目前較多的種作有:茶、鳳梨、釋迦、香蕉、枇杷等。

  龍田另有三條綠色隧道,全長1.2公里,騎單車在步道上前行,非常賞心悅目。
 除了這些景點外,自龍田遠眺周邊風,棋盤格般整齊道路,四面環山,景色秀麗,很吸引遊客注意,附近還有飛行傘降落場,也是遊客前來遊憩觀光的好所在。

  這樣的環境特色,也是龍田居民珍視,可以發展觀光產業,活絡社區經濟的重要資源。

臺東縣鹿野鄉鹿野村(和平社區)


基本資料

  鹿野村位於龍田村之東,西北以鹿野高台崖頂稜線與永安村相連,東北以鹿寮溪下游段與瑞隆村為鄰,東以卑南溪右岸、南以鹿野溪左岸與延平鄉為界,全村呈左右顛倒之英文字母L型幾何形貌。鹿野村為日治大正6年(1917)臺東製糖會社日本人之移民村,現今為龍田村所在;龍田村原為鹿野村的一部份,民國47年(1958)於今龍田臺地上鳳梨栽培事業區成立後,陸續吸引西部移民遷入,總人口遽增至四千人,故民國50年(1961)4月,鹿野鄉公所將原鹿野村分為兩村,一為龍田村,範圍即鳳梨栽培區域、龍田聚落、五十戶聚落、湖底聚落等;另一村則為鹿野村,範圍包括鹿野、四維等地。鹿野村為鹿野鄉公所、警察分駐所各機關與鹿野火車站所在地,故保有「鹿野」之村名。

臺東縣太麻里鄉香蘭村

圖片

基本資料

  本村位於南迴公路位居太麻里鄉中心地點倚山灣海東經34度30分0秒,北緯120度90分0秒,本村總面積為8平方公里,南接金崙村、北接泰和村人口 1,117人,戶數為366戶(詳細數字請點選頁面左上角連結太麻里戶政事務所瀏覽),本村村民由漢人、客家人、原住民及外省人組成,平時相處融洽並無種族區分,人人奉公守法辛勤工作,本村現有佛教寺廟2座、基督教堂1座、耶和華教堂1座,民風醇樸以農工商漁民居多,每日早出晚歸工與世無爭並每年定期舉辦廟會活動及原住民排灣族、阿美族豐年祭活動熱情好客,吸引多數外地人參與盛會。

  本村大力爭取補助經費建設例如:海濱公園、新香蘭活動中心、產業道路、並提昇觀光資源及農業升級,並且加速本村經濟發展,改善村民生活品質,本村在地方人 士大力推動,組海釣運動、原住民文化館、客家人文化館,使其具有地方特色並得以緬懷及傳承延續,建設及推動需要大量的時間、經費、人力,得仰賴全體村民共 同合作團結打造更美好更理想的香蘭村。

  本村風景秀麗,有蔚藍的太平洋純淨美麗的海灘,進入本村彷彿入世外桃園人間仙境,南迴公路旁有休息站販賣本地特產,本村出產釋迦、椰子、荔枝等農物,並成 立產銷班輔導運銷外地以增進本村經濟發展繁榮,最近香蘭海邊發掘出之古陶罐及使前人類生活器具名聞全國之香蘭遺址,提昇香蘭學術及觀光價值,本村村民利用 農閒之時組織一支慢速槌球隊、平常打發時間以增進村民情誼,偶爾參加全國性質比賽,而且基督教經常舉辦原住民研習營發揚原住民固有習俗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