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導日期:1090822
明天823水災2周年,嘉義縣重災區東石鄉掌潭村當時遭洪澇肆虐8天,逾百戶200多災民撤離,災後,縣府建抽水站、滯洪池,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推動不怕淹水「承洪韌性」規畫,但社區理事長林文達無奈說,抽水站才發包未完工,韌性規畫還在紙上作業,「我無奈,只求洪水不再來!」
前年823水災,林文達直指人禍釀災,當時縣長張花冠討救兵,行政院長賴清德勘災協調,答應3天抽退積水,才平息災民怒火,去年周年社區辦音樂會,明天2周年不辦紀念活動,去年社區淹水,林文達怒批政府,今年2周年,他表達無奈心聲!
他說,掌潭抽水站工程拖到現在才發包施工,作業效率太慢了,遇豪大雨居民擔心吊膽,掌潭人口外流老化,周一到周五老人食堂共餐,災後,水利署水規所來社區召開多次「承洪韌性」規畫座談,居民贊成不怕淹水的「韌性社區」,但至今只在紙上作業。
林文達說,等不到中央具體行動及補助,推動韌性社區,社區只好自己先推動社區規畫師,希望打造掌潭村如同泰國、義大利威尼斯,成為淹水也能讓人喜歡的地方。
縣府水利處長林谷樺說,掌潭抽水站工程,因跨西濱公路引水路工程作業延宕,已發包施工,明年上半年完工,為防淹水,調度5部大型抽水機部署,並將白水湖滯洪池排空,社區活動中心設小型抽水設施改善。
林谷樺表示,水規所規畫社區不怕淹水,與都會區韌性城市不同,居民誤為韌性城市構想,他會向水規所反映加快作業;水規所與工程顧問公司及台北大學教授廖桂賢合作,選掌潭做案例,推動韌性規畫,將傳統治水觀念轉移為治理建成環境,打造不怕水淹的社區。
資料來源: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