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花蓮濱海九河局淨灘記錄海廢 寶特瓶占大宗

(更新日期:1110622)

九河局邀集在地企業20餘家、防汛護水志工及水環境巡守隊,逾150人到七星潭淨灘,維護海洋生態。圖/九河局提供

報導日期:1110621

  響應行政院向海致敬與世界海洋日,水利署第九河川局除了舉辦淨海知識講座,更前往花蓮七星潭海域淨灘,在地企業20餘家、防汛護水志工及水環境巡守隊,逾150人參與分類垃圾,其中寶特瓶為大宗,再來是玻璃瓶,清出廢棄物近40公斤。九河局籲民眾帶走垃圾,維護海洋生態。辦淨灘活動。

  九河局昨天上午邀請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研究員張國珍專題演講,介紹國際淨灘行動(ICC),將清除的廢棄物來源分類,並記錄種類、數量,填寫ICC表格,從數據中可看見垃圾全貌、來源,瞭解海洋廢物對環境的影響,下午則在七星潭海域淨灘,大家不畏豔陽,總共清出寶特瓶數百支、玻璃瓶150個及其餘垃圾,廢棄物有37.5公斤。

  謝明昌指出,花蓮海岸線全長逾140公里,隨著地形、洋流影響,容易累積海洋廢棄物破壞景觀。九河局2020年起結合公部門與民間團體、在地機關、企業跨域合作淨灘,並運用國際淨灘行動模式,將海洋廢棄物分類實作,達到源頭減廢的目標,期許大眾維護海洋清潔、珍惜海洋資源及維護海岸生態,推廣台灣美麗海島文化。

  九河局今年「向海致敬 擁抱海洋三部曲,淨海、知海、近海」系列活動,後續在7月、9月各有一場次活動, 7月將結合學校單位,8月則與機關跨域合作,散播海洋保育種子。

資料來源:聯合報

七星潭的海洋廢棄物中,以寶特瓶為大宗,再來是玻璃瓶,參與淨灘團體清出廢棄物近40公斤。圖/九河局提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